作者:吴彬
有亲身体会的患友都知道,“老胃病”是个反复发作、折磨人的毛病。西工区凯旋西路29号院的读者张根有提供了一个红糖炒面的偏方,专治“老胃病”,对胃溃疡、胃寒引起的胃酸、胃痛,疗效尤其明显。
今年75岁的读者张根有先生告诉记者,他年轻时候生活艰苦,曾经被“老胃病”折磨了30多年,吃饭稍微不注意或者天气变化时,他就会经常胃酸、胃疼。后来,他偶然遇到一个老中医,得了一个红糖炒面的偏方,他坚持服用了不到一个月,就跟“老胃病”说“拜拜”了。
“方法很简单,一学就会;原料很安全,就是白面和红糖。”张先生说,将0.5公斤白面放在蒸笼上,大火蒸20分钟后,取出晾干。然后将蒸过的白面放在干燥的炒锅内,放文火上翻动着干炒7分钟~10分钟。然后放入红糖继续翻炒。大约两分钟后,红糖和白面就渐渐融合在一起,此时出锅即可食用。
“老胃病”患者每天食用红糖炒面三四次,每次3汤匙。张先生说,最好干吃,如果不适应,也可以倒一点温开水,搅拌成糊状食用。
张先生说,他本人试用这个偏方后觉得效果不错,便介绍给周围许多亲戚朋友,大家都反映效果非常好。”张先生热情地说:“炒面有助于吸收胃酸,红糖有温补效用,这个方法安全、有效,味道也好,很值得向大家推荐。万物疗法提示凡炒过的东西都具有一定健脾胃的功效,比如炒过的中药(白术、麦芽等)一般都有加强了健脾的效果,在食物上炒过的大米、面或者麦子、锅巴等等。被火炼化过后就能助生土气,脾胃属土,乃火生土之妙用。
中医五行学说认为,脾胃主管消化功能,肝属木,脾胃属土,木能克土,如果肝气不疏,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,导致消化不好,胃疼、胃胀,另外,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导致疼痛,所谓不通则痛。因此对胃疼的治疗可以从疏肝,养血活血的根本入手。
讲述者原来在单位是个有名的老胃病,三天两头因胃痛请病假,既影响工作,又有碍于生活质量。虽经服用了不少中西药物,老毛病依然时好时发,令人十分烦恼。红糖炒面偏方治好了他的“老胃病”。这种方法很简单,一学就会。原料很安全,就是白面和红糖。而且加上红糖炒完后的面粉香甜可口,一点也不难吃。吃了20多天后,就明显地感到胃好受了,到40多天时,胃就基本上没啥问题了。叮嘱“老胃痛”患者,每天食用红糖炒面3-4次,每次3汤匙。干吃效果更好,如果不适应,也可以倒一点温开水,搅拌成糊状食用。制作方法:将0.5千克白面放在蒸笼上,大火蒸20分钟后,取出晾干。然后将蒸过的白面放在干燥的炒锅内,放文火上翻动着干炒7—10分钟。然后放入红糖继续翻炒。大约2分钟后,红糖和白面就渐渐融合在一起,此时出锅即可食用。红糖性温、味甘,入脾经,具有益气补血、健脾暖胃、缓中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;炒面营养丰富,有助于吸收胃酸,易于消化吸收,还有改善贫血、增强免疫力、平衡营养吸收等多种功效。两者合用对上述慢性胃病诸证均有较好的疗效。当然,胃病靠养,需要很长时间调养!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于景献教授点评:慢性胃病包括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慢性胃窦炎等。它有相似的症状,比如上腹胃脘部不适、疼痛、饱胀、嗳气、返酸,甚至恶心、呕吐等。类似中医学的“胃痛”、“痞满”等病症。此方对慢性胃病确有一定效果。方中的红糖性温、味甘,入脾经,具有益气补血、健脾暖胃、缓中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炒面粉营养丰富,有助于吸收胃酸,易于消化吸收,还有改善贫血、平衡营养吸收等多种功效。道家绳疗提示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,如果食用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,还是需要接受正规的治疗。胃病也靠养,不能一味依赖偏方和药物,老胃病患者要注意,晚上8点后不能吃东西;少吃药,少吃刺激性大的东西。指灸导引术提示吃完糖类,尤其是红糖后要漱口(清水漱口就好)哦,要不对牙齿的损害不小!